新常态下的产业洞察
现今我国已是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,电子信息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,包括通信、医疗、计算机及周边、视听产品、玩具、军工用品等。从产业链角度看,包括终端产品、电子中间产品、配件、IC(微型芯片)、电子元器件,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产品差别比较大,从产业链的角度看:终端产品趋势: 轻、薄、短、小,特点: 变化快;电子中间产品是指有独立功能,但一般需配合主体产品销售。比如汽车音响、空调,楼寓对讲机、监控器,航空耳机等等。配件包括各类电脑主板、显卡、网卡、传感器、继电器、开关等。配件已具备一定功能,通常要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。
配件特点 :需配合终端产品 进入障碍低 容易得到销售预测,IC应用非常广泛,包括微处理器、存储器、数字器件、线性器件、接口器件、逻辑器件等 高端产品多为进口 ;
IC特点 :设计生产难度高 产品技术专利被少数厂商控制 设厂投资大,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、电感、电容、二极管、三极管等。这些产品需遵守行业标准,通用性很好,因此下游厂商的选择余地比较大。
电子元器件特点 : 进入障碍低 工艺管理重要。
电子电气产业链

电子行业特点总结
产品生产周期短,产品结构在某段时间内明确并且固定;
产品升级换代迅速,生命周期短,变更频繁,版本控制复杂;
多种生产模式:批量制造、多品种小批量、单件生产;
一般为自动化生产线生产,自动化生产水平高客户需求不容易掌握,交期短,插单频繁,要求制造商能提供多种配置的产品供选择;
产品零配件品种、型号繁多,采购、装配相对复杂,自制与企业间协作生产并重;某些主零件交期长,需根据市场预测提前购买或保持一定的库存;
替代料及可选料普遍,在做物料计划时,需要充分考虑;
产品频繁升级换代造成生产用料变动大,容易产生呆滞料;
对于元器件产品,有多道工艺,需要适时掌握各产品工艺生产进度和质量;
质量控制要求高,生产中会产生较多不良品;
终端产品具有售后维修及招回管理需求,需单品管理并根据单品序号追踪所有物流和生产环节;
产品种类多、返工频繁,成本核算费时费力,难以掌握真正的成本;
电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线图
